【成語意思】:背碑覆局:看過的碑文能背誦,棋局亂后能復舊。指記憶力強。
【成語來源】: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上·張蘊古》:“張蘊古,相州洹水人也。性聰敏,博涉書傳,善綴文,能背碑覆局,尤曉時務,為州閭所稱。”
【成語拼音】:bèi bēi fù jú
【成語聲母】:BBFJ
【成語年代】:唐代成語
【用法分析】:背碑覆局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形容人的記憶力。
【成語結構】:聯合式成語
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語
【褒貶解析】:中性成語
【背碑覆局的近義詞】:記憶力強、過目不忘
【背碑覆局的反義詞】:一忘千里、記憶力差
【成語例子】:智周聰慧,舉朝無比,日誦數萬言,能背碑覆局。(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四七引唐·韓琬《御史臺記·高智周》)
【成語接龍】:
背碑覆局 → 局促不安 → 安然無恙 → 恙蟲之患 → 患得患失 → 失之東隅 → 隅谷之聲 → 聲東擊西 → 西窗剪燭 → 燭照千里 → 里應外合 → 合浦珠還 → 還珠返璧